[Lokka謹製]
(Last update: Oct 8, 2009)
IFL (International Fight League) - 國際格鬥聯盟
IFL於2006年創辦﹐當時因為由一眾綜合格鬥界的猛人(Bas Rutten﹑Renzo
Gracie﹑
Pat Miletich等)當幕前幕後工作人員和是世界第一個以團體隊伍戰的聯盟模式的格
鬥賽事而被受注目。可惜聯盟的生命只有短短的30個月﹐於2008年7月31日正式結束。
歷史簡介﹕
2006年
IFL於2006年1月7日由商人Kurt Otto和Wizard雜誌創辦人Gareb Shamus正式創辦﹐
並於2006年4月29日舉辦第一個大會。
IFL的比賽模式跟一般格鬥機構的最大分別是在於IFL模仿了其它運動那樣辦了一個
隊伍聯盟模式﹐就是邀請不同的訓練營組成隊伍代表一個城市出賽﹐然後在季度後
統計那個隊伍贏得的比賽較多。隊伍比賽的方式就是在五個量級中各派出一名選手﹐
然後獲得最多勝利的隊伍將會獲得那場比賽的總勝利。
除了比賽的模式不同外﹐IFL對選手的處理方法亦有別其它的機構。因為IFL對當時
綜合格鬥選手的長遠生涯感到不安﹐所以傚法了其它運動聯盟那樣給了選手一定的
底薪和健康計劃去保障選手的健康和收入﹐相對其它機構要在比賽後才有薪金和沒
有健康的保障﹐IFL此舉大有人情味得多。
IFL來勢洶洶的出現帶起了北美綜合格鬥龍頭UFC的嚴重敵視。IFL出現令到UFC主席
Dana White和一眾於IFL合作的友人反目﹐
Dana White就更因為Pat Miletich有分和
IFL合作揚言禁止所有Miletich Camp所有選手在UFC參賽(雖然當時Miletich Camp選
手座擁了Heavyweight和Weltereight冠軍腰帶!

)。而除了口水戰﹐UFC就IFL違法聘用
前UFC僱員來獲得UFC的機密資料告上法庭﹐IFL亦隨即反擊控告UFC利益手段恐嚇IFL的潛在
合作夥伴企圖阻止雙方的合作(包括Fox Sport Net)。
2006年間IFL辦了兩季的比賽﹐第一季節只有兩個大會和四隊隊伍參賽﹐包括New York
Pitbulls(Renzo Gracie)﹑Los Angeles Anacondas(Bas Rutten)﹑
Quad City Silverbacks(Pat Miletich)和Seattle Tiger Sharks(Maurice Smith)﹐
最後由 Pat Miletich帶領的Quad City Silverbacks於6月30日擊敗由Maurice Smith帶領的
Seattle Tiger Sharks獲得IFL第一個冠軍勝利。
第二季的比賽除了之前的四隊外還加入了另外四隊﹐包括Toronto Dragons(Carlos
Newton.)﹑Tokyo Sabres(Ken Yasuda)﹑Portland Wolfpack(Matt Lindland)和San
Jose Razorclaws(Frank Shamrock)。最後決賽由上季冠軍Quad City Silverbacks和
新隊伍Portland Wolfpack對決並由Silverbacks再次獲得冠軍。
2007年
IFL成功和電視台Fox Sports Net 和MyNetworkTV合作﹐在3月12 日推出了電視節目
IFL Battleground播放早前進行的IFL賽事﹐成為北美史上第一個定期於電視上播放
的格鬥節目。節目播放初期曾經說到觀眾投訴指責IFL過份渲染暴力(把焦點集中在
流血的鏡頭等)﹐收到投訴後老闆Kurt Otto立即出來致歉﹐並承諾會有所改善。
2007年這季度比2006年的第二季度又多了四隊隊伍參賽﹐包括﹕Tucson Scorpions(Don
Frye)﹑Chicago Red Bears (Igor Zinoviev)﹑Nevada Lions(Ken Shamrock)和Southern
California Condors(Macro Ruas)。
經過10個大會之後最後由兩度冠軍Quad City Silverbacks決戰New York Pitbulls爭
奪2007年度冠軍﹐最後Pitbulls以3-2成績成功阻止Silverbacks 三連冠。
除了隊伍戰之外﹐為了吸納不喜歡隊制賽的觀眾﹐IFL決定在2007年年尾舉辦個人選
手參戰的錦標賽大會﹐由每個量級選手頭四名選手進行錦標賽﹐勝出的選手將會成
為該量級的冠軍﹐而經過兩輪的比賽後﹐IFL的6個冠軍為﹕
- Heavyweight championship (265 lbs, 120.2 kg) - Roy Nelson (def. Antoine Jaoude)
- Light heavyweight championship (205 lbs, 93 kg) - Vladimir Matyushenko(def. Alex Schoenauer)
- Middleweight championship (185 lbs, 83.9 kg) - Matt Horwich (def. Benji Radach)
- Welterweight championship (170 lbs, 77.1 kg) - Jay Hieron (def. Delson Heleno)
- Lightweight championship (155 lbs, 70.3 kg) - Ryan Schultz (def. Chris Horodecki)
- Featherweight championship (145 lbs, 64.3 kg) - Wagnney Fabiano (def. LC Davis
當中除了Middleweight冠軍腰帶兩度易手外﹐其它冠軍直到IFL倒閉的時候依舊是冠軍。
2008年
在2008年的季度﹐IFL從城市隊伍制的5對5改成訓練營的3對3模式。改變的主要原因
是之前隊伍中的部份選手其實並不是一同訓練也不是住在代表的城市裡﹐所以不能
真正代表一隊的意義﹐改成訓練營模式將會確保選手們和隊伍之間有更深厚的聯繫﹐
而改成3對3模式亦可以使到比賽的安排更加有彈性亦不必要勉強安排5位選手同時出
戰。另外IFL亦開始舉辦一次過的比賽﹐歡迎不是IFL隊伍的選手參戰。
雖然2007年度有分參賽的San Jose Razorclaws﹑Toronto Dragons﹑Tokyo Sabres﹑
Tucson Scorpions和Seattle Tiger Sharks都被IFL刪掉﹐但是IFL卻依然讓其它的
訓練營參戰讓隊伍數目保持在12隊的範圍。
2008年度這一季的訓練營包括﹕
- Team
Tompkins [前Los Angeles Anacondas]
(原Xtreme Couture﹐不過Couture大叔連名字也被UFC禁掉了﹐所以換成Shawn Tompkins帶領)
- Renzo Gracie Academy [前New York Pitbulls﹐ Renzo Gracie帶領]﹑
- Miletich Fighting Systems (IFL camp) [前Quad City Silverbacks﹐ Pat Miletich帶領]﹑
- Team Quest (IFL camp)[前Portland Wolfpack﹐Matt Lindland帶領]﹑
- Ruas Vale Tudo [前Southern California Condors﹐ Marco Ruas帶領]﹑
- Lions Den [前Nevada Lions﹐ Ken Shamrock帶領]﹑
- Midwest Combat [前Chicago Red Bears﹐ Igor Zinoviev帶領]﹑
-
World Class Fight Center [Mario Sperry帶領]﹑
- Team Bombsquad [Ryan Citolli帶領]﹑
- Team Prodigy [Hector Pena帶領]﹑
- Camp based out of Britain [Ian Freeman帶領] 和
- American Top Team (IFL camp) [Ricardo Liborio帶領]
雖然IFL這個2008年度好像很強悍﹐在辦了三個大會之後更在5月8日透露會在8月15日
的大會棄用原有的繩邊擂台而引進新的六角擂台“The Hex”意圖將IFL推向更高點﹐
可惜好景不常﹐8月的大會因為IFL的財政問題和餘下的大會一併被取消﹐IFL響起完
結的警號。
2008年7月31日﹐IFL正式倒閉﹐IFL完結了它那短短的30個月生命﹐IFL的部分資產
被UFC所收購。
結語﹕
IFL的團體戰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嘗試﹐之後M-1 Challenage也引入了那個隊伍模式來
比賽﹐其實模式本身是沒有問題﹐最大的問題卻是IFL隊伍的選手的知名度不夠﹐在
名氣不足的情況下一開始人跟龍頭UFC的知名選手來個硬碰之下﹐觀眾的選擇當然會
是高一班的UFC。
無疑地﹐IFL的良心政策是好的﹐對選手關懷備至的格鬥機構我想在IFL之後大概一
段時間內也不會見到。